随着鲥鱼的逐渐减少,甚至频临灭绝的状态,很多人几乎未曾见过鲥鱼,难免会与其他鱼类相混淆。那么,鲥鱼与香鱼怎么区分?鲥鱼与香鱼的区别是什么?
鲥鱼别称迟鱼、时鱼、三来、三黎鱼、鲥刺。鲥鱼体长椭圆形,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上颌正中有一缺刻,后端达于眼后缘的下方。鳃耙细密。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1——47;横列鳞16——17.腹部狭窄,腹面有大形而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的边缘,腹鳍前为17——19,腹鳍后为12——15.腹鳍极小,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成长形的腋鳞。背鳍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18——20.尾鳍深分叉,被有小鳞。体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淡黑色。
香鱼别称香油鱼、瓜鱼、细鳞鱼、海胎鱼、仙胎鱼、秋生子。在日本香鱼又名鲇鱼。体狭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口大眼小。背缘苍黑,两侧及腹部为白色。尾分叉,无硬棘,背鳍后有一小脂鳍。鲜活时各鳍淡黄色,腹鳍的上方有一处黄色色斑。香鱼吻端下弯,形成钩吻。下颌前端各有一突起,两突起之间成明显的凹陷。上下颔各有一行宽扁细牙,能活动,着生于皮上。犁骨无牙,颚骨和舌上具牙。全身除头部外均备有细小圆鳞。具脂鳍,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
白露前后,苍山东麓的泳溪里,成群结队的香鱼悠闲游弋在其中,银光闪动、体态优美。
香鱼对水质要求极为苛刻,稍有混浊,便芳踪杳杳。好山好水出好鱼,泳溪乡也因地处苍山脚下,草木葱郁、水清石洁且溪水直入东海,而成为了全国为数不多的香鱼生产地。
香鱼一月长一寸,至十月止。一年而尽,又称“年鱼”。全鱼长不到一市尺。因脊背上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能散发出香味,故称为香鱼。单闻此鱼“芳名”,相信就已经让食客们浮想联翩了。
香鱼油脂丰满,醇美可口,素有“淡水鱼之王”的美誉。无论清蒸、做汤、油炸还是烤制,都香美可口。蒋万锌却独爱煎炸。有着十来年经营饭店经验的他,做起农家乐来也是有声有色。而香鱼也成了外溪农家的招牌菜。
油炸过的香鱼,体内香脂渗到体表,整条鱼呈金黄色,望之秀色可餐,吃时外酥里嫩、满口生香,鲜味呼之欲出。
香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铁、核黄素、钙、磷等多种元素,具有益肺止咳、宽中健胃、补虚劳等功效,可谓老少皆宜。
香鱼体狭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口大眼小,身体呈青黄色,背缘苍黑, 两侧及腹部为白色,被有细小鳞片,尾分叉,各鳍无硬棘,背鳍后有一小脂鳍,鲜活时各鳍淡黄色,腹鳍的上方有一黄色斑。在鱼香的背脊上生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因能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