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少年在玩人体刺绣这种近似自残的游戏时,很多家长开始禁止自己孩子看动漫甚至一些认为“凶残行为”的影视剧。针对此次人体刺绣的传播事件,孩子玩人体刺绣罪魁祸首是谁?孩子玩人体刺绣谁的过错?
身上的“人体刺绣”是动漫《东京食尸鬼》里铃屋什造悲惨经历的注解,却被不谙世事的少年盲目崇拜。
就算是伟大着作《红楼梦》,也难免“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引导青少年正确理解文艺作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应该是老师与家长的责任。一味苛责文艺作品,只能说明社会的德育教育存在严重缺失。
在国内,我们太容易把青少年犯罪、自伤等事件归罪于大众其实不甚了解的动漫、游戏等等亚文化,通过将这些亚文化污名化的方式掩盖其他社会问题,甚至心安理得地认为在这样的事件中我们的社会、教育毫无责任,学校和家庭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只要禁了动漫、封了游戏,祖国的花朵就会平安快乐茁壮成长。
《东京食尸鬼》其实是一部三观很正的成人向漫画作品,其动画改编质量也颇为可观。漫画讲述了忽然变成半人半喰种(喰种是一种外表与人类无异,但以人类为食的生物)的男主人公为了克制吃人的欲望,保护同伴,建立一个人与喰种可以互相理解、共同生存的世界而努力战斗。
与人体刺绣密切相关的人物名叫铃屋什造,因为自小遭受非人的虐待而发生了人格扭曲,暴力弑杀,而他身上恐怖的十字状人体刺绣则成为了这种扭曲人格的最好注脚。
铃屋什造确实是《东京食尸鬼》中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人物,悲惨的经历令人同情,暴戾与病态的性格触目惊心,最终被特等搜查官筱原幸纪等人拯救,渐渐复苏人性的过程也令人感动。但如果青少年观众将对铃屋的同情误解为崇拜,以至于效仿他的人体刺绣行为,这难道是作品本身的错吗?
如前所说,《东京食尸鬼》是一部成人向作品,在日本,这部作品只会在青少年已经进入梦乡的深夜时段放送给成人观看。而在国内, “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误解迟迟得不到修正,青少年是否会在这一过程中接触到成人向作品、甚至是真正的价值观扭曲的低劣作品都缺乏有效的监管;从学校、家庭层面上来看,老师、家长不理解、甚至盲目拒绝理解动漫及其他文化产品,一概视为垃圾,以至于老师、家长不知道孩子在看什么,不理解孩子在想什么,更别提给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了。
从十二三岁开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基本结束,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二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是在2、3岁时出现。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几点: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就会减轻。如果父母不尊重,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反而容易变得更强。
第二,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
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变化非常剧烈的阶段,因为他什么都想尝试,今天是这种心理状态,明天可能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为孩子偶然出现的异常行为而焦虑。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说来,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孩子们普遍对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这种心理让他们依赖父母。
但进入青春期后,这种崇拜心理一般会消失大半,孩子们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学家等。这种心理的转变,会让孩子们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积极意义。
第四,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一般说来,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的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适当变弱,孩子们的叛逆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要再把“乖”、“很听话”还当成优点来看。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觉到焦虑和担忧,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独立的世界,减少他的依赖心理。如果孩子不会叛逆,很乖,说明孩子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这样,长大后会影响孩子独立应对社会的能力。
第六,谨防孩子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
如果孩子比较叛逆,你起码不用担心他会想到自杀,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听话,那父母倒是应该有所担忧。评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症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少”,即话少、行动少、情绪少。由于父母过分的控制,孩子不能够主张自己的权利,认为怎么反抗都无效,慢慢会习得对任何事都不关心,都无所谓,都不反抗,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变成孤独、冷漠,抑郁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