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10 09:52:02 作者:lj
端午节到了家家都少不了要吃粽子了,对于现在市场超市中售卖的各类粽子口味众多,比如蛋黄、甜米、鲜肉的等等,那么肾病、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适合吃粽子吗?所以对于病友们吃粽子需要多多注意,因此现在开始走五谷粽走健康素食风,也就是养生粽子一说,那么养生粽子指什么粽子呢?
「好吃,更要小心过度摄取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影响。」陈慧文营养师指出,临床卫教有八成慢性病人不清楚粽子内馅代表的成份,有人以为粽子是餐间点心,知道粽子应归类为正餐的人,又误认一餐吃一颗粽子就等于有节制,结果一天吃三颗,远远超标!她呼吁慢性病人,避免节後体重、血压、血糖齐飙高,粽子不要比女生的拳头大为基准,只能一天一颗。
1. 糖尿病病友:全谷米粽,搭配一盘蔬菜,以延缓血糖吸收上升的速度。
硷粽常见的有豆沙、枣泥的内馅,为了要香甜可口,都会额外加入许多糖、油,无形中热量、糖量、脂肪含量也爆表,所以对糖尿病病友就不适合。另有创新口味,如:抹茶、栗子、咖啡、巧克力、水果…等,糖类、脂肪含量还是偏高,建议浅尝即可。
2. 高血压病友:经过水煮的粽子,以葱、姜、蒜等增加香气,减少用油、盐使用量,跟糖尿病友一样,量都不要比女生的拳头大。
3. 肾脏病友:控制蛋白质食用量,建议选地瓜粉、太白粉或凉粉等低氮淀粉制作的水晶粽。五谷杂粮粽对于尚未洗肾的慢性肾脏病病友来说,其中所含的磷、钾反而比白糯米做的粽子多的多,粽内所含的肉大约是1~2份,若是在限制蛋白质时期,还需要扣除一天应吃总量,所以是不适合食用的。
钠含量高的配料及酱料 不适合肾脏病友,粽内常见的菜圃及甜辣酱、蕃茄酱、酱油膏等,钠含量偏高,对于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水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
另外,蛋黄胆固醇高,花生含大量脂肪,若粽子内有这两样都不适合三高、糖尿病、高血脂、痛风者食用,若要解馋建议浅尝即可。
1. 淀粉类来源:燕麦、荞麦、薏仁、玉米、红豆、绿豆、莲子、栗子都是全谷根茎类,也是淀粉类,全包进去热量就升到400多大卡,相较糯米,血糖不会拉太高,但仍会影响,不建议过量。
2. 饮食应该食用当地、当季的食材来源。
3. 增加纤维质摄取:蔬菜是纤维质重要来源,吃粽子配烫青菜、蔬菜汤,增加足够纤维质才不会让血糖飙高太快,除深绿色蔬菜,当季苦瓜、竹笋、筊白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 食用量一天一小颗为宜:粽子份量十分重要,大又馅多的粽子,一颗热量可能是一碗饭的两倍,不论哪种粽,一天一小颗就好。
5. 沾酱三低:很多人吃粽子都要沾酱,多数沾酱本身就是高热量,应注意低油、低盐、低糖,不论是砂糖、果糖或是蜂蜜,都一样要避免过多的摄取。
陈慧文指出,糯米粽热量高,属高醣类来源,不好消化又容易让血糖升高,不算内馅已高达331大卡,比一碗饭280大卡还多,其它高油脂来源包括:猪油炒红葱头调味,以烹煮三层肉、五花肉的热汤拌米,形成老饕讲究的油香味,无形中吃更多饱和性油脂。花生也属油脂类,更是火上加油。高醣、高油、重咸的饮食,长久吃下肚,本来富有弹性的血管,逐渐变得愈来愈没弹性,久而久之形成高血压、心肌梗塞、甚至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影响血管、心脏、眼睛、甚至肾脏功能。
香菇、栗子,或豆干、笋子及橄榄油等馅料,较有健康概念,陈慧文营养师建议,采用这些馅料取代传统粽常见的菜脯、虾米、五花肉、干鱿鱼跟咸蛋黄等内馅,或加入蒟蒻增加咀嚼口感。长糯米加入燕麦、荞麦、薏仁、玉米、红豆、绿豆等高纤全谷类,都是不错的选择。而经水煮的南部粽,又比炒过再蒸的北部粽减少部份油脂,可以参考。
北部粽是将糯米炒过,南部粽是用生糯米包料,因此北部粽的热量远大于南部粽,传统粽子多是包五花肉炒猪油,所含的油脂、热量高于便利商店的便当(635大卡)!
1.吃粽不过量:一天不食用超过2颗粽子(含以上),避免热量摄取过多、消化不良。
2.搭配蔬果:绿色蔬菜、蔬菜汤(如:笋汤、蔬菜蕃茄汤…等)、生菜沙拉、水果,增加蔬果摄取量帮助消化。
3.吃原味少搭沾酱:低盐、少糖、少腌渍。
4.健康体态多活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适量运动,视个人健康状况可从快走、慢跑开始。
1.泡米、干香菇、萝卜干(去除过多的盐分)
2.清洗食材、竹叶
3.竹笋切丁,萝卜干、干香菇滤水後备用
4.肉丁先川烫,去除血水与腥味
5.将米、肉、萝卜干、花生等食材放入竹叶中,绑紧成串
6.放入电锅或蒸笼,蒸熟後即可食用
1.长糯米可增加粽子的黏性,也可用全五谷米。
2.使用全五谷米时建议延长泡水时间,以增加黏性,也可避免口感偏硬。
3.肉丁可以用海鲜类、鸡肉、蒟蒻、豆干…等替换。
4.蔬菜可依喜好自行代换。
5.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提供优质脂肪来源。
6.萝卜干本身有咸味,所以不需要额外再加调味料,降低钠摄取量与含量。
7.可依个人习惯、喜好先炒料在包,但需注意炒料会增加额外的脂肪与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