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食疗

包粽子的米为什么要泡 包粽子的方法

时间:2019-04-09T18:56:08 作者:lulu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吃粽子,粽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每年端午大家都会吃粽子,粽子的口味多样,有甜的也有咸的,自己包出来的又干净又扎实。

包粽子的米为什么要泡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如果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的。因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而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则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并提高粽子的口感。

1.取两片竹叶卷起。

2.底下要有一小部分重叠,这样绝对不漏米!

3.放入糯米和馅料,折下竹叶。粽子的外层最好都是糯米,材料放在中间。

4.用拇指和食指把多余的竹叶压下。

5.竹叶尾部折起。

6.捆起。

7.两圈即可系上结,这样的包法没有漏的地方,不需要捆太多绳子的。

包粽子的米为什么要泡 包粽子的方法

包的粽子为什么不粘

1、选的米不对或质量不好不同种类的米,做出来的粽子的粘性会有所不同。如果做粽子所用的米不是糯米,或者是质量不好的糯米,其粘性自然不怎么好。所以,在做粽子选择米的时候,尽量选择粘性较好的糯米。

2、糯米的浸泡时间不足做粽子所需要的糯米,在做之前需要浸泡一段时间。糯米在浸泡的时间里,可以吸收过量的水分,从而可以使糯米细胞破裂,使糯米的粘性成分被释放出来,当粘性释放的比较彻底的话,做出来的粽子米才会体现其粘性。但是,如果糯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太短的话,就不容易使糯米细胞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其粘性就会比较差。

3、粽子包的不紧实我们所做的粽子,里面是糯米,而糯米是用叶子包裹起来的。可是,当粽子包裹的不紧的话,在煮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将其煮散,从而就容易使其失去一定的粘性,使其粘性不好了。所以,在包粽子的时候,尽可能的把馅料塞紧实,以及将其捆绳扎紧扎牢,使糯米可以紧紧的黏在一起。

4、煮的火候不够煮糯米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可如果在煮粽子的时候,火候不够,或者是煮的时间太短的话,就不容易完全的将糯米煮熟、煮透,因此也难以将其粘性完全的展现出来。所以,在煮粽子的时候,要将火候掌握好,并且煮的时间要久点,建议一般不得少于3小时。

包粽子的米为什么要泡 包粽子的方法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糯米一般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但其实,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是越久越好的。

糯米怎么浸泡:用清水浸没糯米,泡的时间长,需要勤换水,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做到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反而影响口感。

包粽子的米为什么要泡 包粽子的方法

包粽子的糯米要和酱油一起泡吗

糯米是不放酱油的,酱油放在肉里面与肉一起腌制,用腌制好的肉包粽子,煮出来的粽子就有酱油色了。但你如果不喜欢吃纯白的,像面条一样 ,可以在米里面加些碱,米会变黄的,颜色也好看些,但要根据你自己的口味。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推荐专题
热门资讯
用户评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