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的健康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而肠道健康这些年也越来越受人关注,那么当肠道不健康时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
近年来人们了解,肠道与健康的关系紧密,因此这个主题变得越来越受到瞩目。日本媒体杂志的家庭生活专栏或电视健康节目,经常会看到来宾专家在现场讨论「肠道与健康」等主题。我们这些肠道菌丛研究专家,也经常会应邀以「苹果胶与肠道菌丛」或「苹果胶与免疫力」为题,进行演讲或举办读书会。
一些出现在这些场合的女性朋友,有些对於肠道与健康会表现出特别强烈的关心,因此往往在演讲活动或读书会结束,主动带着笔记靠近讲台,热切地询问:「苹果的农药残留真的没关系吗?」、「为什么尚未成熟的奇异果与苹果一起存放,奇异果就会变软呢?」(因为苹果会释放「乙烯」这种气体的植物荷尔蒙,可催熟奇异果),甚至还有人会问:「老师,肠道为什么被称为第二个脑呢?」(脑部与肠道都会制造可稳定情绪的必要神经传递物「血清素serotonin」)。
有些时候我可以从这些问题里面找到一些重要的研究主题,也非常开心能够有机会推广苹果胶的效用,因此只要时间许可,我都会尽量回答问题。我发现,我会顺便在无意识下,观察问问题女性的皮肤状态。
这种情形不只会发生在演讲或读书会会场。在搭乘电车途中,我也会观察座位上的乘客表情与脸部皮肤状态,并想像对方的肠道环境状态。与别人初次见面交换名片时,我也会从对方的皮肤状态想像肠道环境。不论是女性或男性,每个人的肠道环境健康状态,都会显现在脸部皮肤和表情上。
根据我的观察,皮肤可以说是肠道的健康测量仪。肠道年龄较轻,表示肠道功能运作顺畅,代谢作用活跃,这样的人皮肤不会发青或泛红,而是会呈现皮肤有弹性、有光泽的样子。特徵是皮肤纹理细致,容易上妆,即使有细纹也不会让人觉得皮肤皱巴巴。
相对地,如果肠道藏污纳垢,皮肤会干燥,容易脱妆,表情不生动,皮肤松垮。如果有两个年龄相仿的人,一个皮肤健康,一个不健康,可以明显感受到肠道年龄的差异。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肠道年龄较轻,这样体内流动的血液、淋巴液,甚至是「气」的流动,都会从手脚指尖开始,毫无阻碍地流向头顶,循环不已。
如果消化、吸收的器官功能运作顺畅,食物的营养成分就能够在必要之处被吸收,老旧废物也得以适当地排出体外。原本人类的身体即可自动将体内所产生的毒素或不必要的气体等排出,以新的氧气或营养来取代,并且让这样的循环可以顺利运作下去。然而,因为摄取到的不恰当食物,或压力,甚至是药物等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往往会造成人体代谢作用出现阻碍。
我们生活里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便秘。正常的营养代谢,应该是把摄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吸收进入人体,而将不必要的物质或废物排出体外,然而,当人体的正常机制出了问题,排出的过程发生阻碍,就会出现便秘症状。
若便秘的困扰一直不解除,滞留的物质会在肠道腐败,产生害菌,污染血液,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而有引发各种生活习惯病或癌症的危险。而且,长期便秘,往往会造成情绪浮躁,进而产生忧郁症,整个人阴晴不定,甚至连眼神都会失去光彩。同时,便秘也会造成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例如:脸上长痘痘,皮肤粗糙,不易上妆等。这种因为内脏,特别是因为肠道状态不好,进而影响皮肤的情形,有个专有名词,称为「内分泌性皮肤病(dermadrome)」。
「内分泌性皮肤病」是由美国研究人员Viener於一九四七年在其报告中首创的名词,指的是内脏器官疾病所造成的皮肤病变。因便秘而造成皮肤干燥,只是一种「内分泌性皮肤病」,如果肠道因为害菌大量繁殖,而造成肠道环境恶化,由於肠道的血液会汇集进入肝脏血管「肝门静脉」,肝门静脉的血液不干净,皮肤会显得暗沉、粗糙,或出现轮廓状红斑等严重的皮肤疾病。皮肤简直是肠道的镜子!因此,我总是会在搭电车时,不自觉地观察座位上乘客的表情,了解对方的肠道环境。
膳食纤维受到瞩目的契机,是英国伯契特医师研究大肠癌所提出的「膳食纤维缺乏说」相关论文,後来影响全世界开始进行大肠癌与膳食纤维的研究。那么,摄取膳食纤维,究竟能够减轻多少大肠癌的罹患风险呢?
根据日本厚生劳働省所发表的「人口动态统计概况」,二○一一年一月间的死亡人数,死因首位是「癌症」,死亡人数有357,305人,占总死亡人口28.5%。其中,因罹患大肠癌(结肠癌与直肠乙状结肠部位及直肠癌的总称)而死亡者,男性有9,393人,女性有5,301人,共计一万4,694人。
无论男女,罹癌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女性朋友,从二○○五年开始,日本女性的癌症死亡原因首位即是大肠癌。(编按:二○一五年我国卫部发表年度国人死因,癌症居首位。其中大肠癌为癌症死因第三名。)
致癌的危险因子,有36%是因为食物,30%是抽菸,13%是感染并发症,3%则是酒精,日常饮食习惯会对致癌产生重大的影响。二次大战前後,亚洲人的饮食「清贫」,无论男女都没有罹患大肠癌的倾向。食用非完全精制、糙米较多的米饭,餐桌是自产自销的蔬菜,自己抓的鱼,自己制作的豆腐类食物,很少吃肉类,只有在特殊节日才能大快朵颐。
古早味的清贫餐桌,上面摆的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因此不需要刻意补充,日常饮食生活就能充分摄取膳食纤维。然而,打从六○年代开始,欧美速食文化入侵亚洲,日本的饮食习惯西化,餐桌上开始出现牛排、汉堡等高蛋白质食物。
西式速食餐厅的主食都是肉类,原本日本人习惯的早餐,是白饭配味噌汤、纳豆配煎鱼等营养均衡的日式料理,变成面包配咖啡或火腿蛋等西式料理。由於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变多,导致膳食纤维的摄取量大减,因此西化饮食造成日本人的大肠癌罹癌率急遽增加。
上图所介绍的是日本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取量年度变化。
一九四○年代後期每天摄取少於30g,一九五○年代约为23g,到二○○八年则减少为13g,接着政府开始宣导膳食纤维的必要性,日本人平均每天摄取增为16g,而现在厚生劳働省则鼓励民众每天应摄取20g到25g。
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其实不容易自行计算每天所摄取的膳食纤维量。因此,究竟膳食纤维摄取量足够?还是不足?
前面曾经告诉各位读者,观察粪便状态的观测方法。每天排泄的粪便,呈现黄褐色,份量为两条左右的小型香蕉,没有强烈的臭味,即可判断为膳食纤维摄取量足够。如果粪便的状态不好,建议可以早晚各吃一颗「膳食纤维宝库」的带皮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