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少学生喜欢出去游泳,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当发生溺水时,应该如何积极自救?若有人溺水,应该怎么急救呢?
8月10日,福建泉州,蔡先生称其5岁儿子在“福闽丽景城”小区里头的游泳池游泳时不幸溺亡。涉事游泳池没有取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属于无证经营。事发后,南安司法部门、警方也积极介入当事双方的调解。从放暑假开始到现在,悲剧不断上演,一个个小生命连续溺亡。放假期间学校老师也不断发信息的在提醒防止涨水,可为什么还是不断发生?追其原因基本都是家长不太重视任小孩自由出行游水。
1、保持镇静。
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这样只能使体力过早耗尽、身体更快地下沉。正确的自救作法是: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等待浮出水面,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所以人体在不中经过一段下落后会自动上浮。
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应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以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2、维持口鼻呼吸。
维持口鼻略浮出水面能进行呼吸和呼救就可以了,以平静的心态等待救援者到来。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功亏一篑。
3、防止手足抽筋。
改用仰泳体位,先用单手抓住患侧的大拇指趾向背屈方向牵拉,然后按捏患侧腿肚子,即可缓解。若手腕部肌肉痉挛,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另一只手辅以按捏即可。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1、水中营救与出水后处理
强壮的游泳者从水中营救患者,其他人立即寻找漂浮物,在离水前应将患者放到漂浮的木板上,清除口、鼻中的水及污物,并打开气道。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注意不能使颈部屈曲,维持头颈脊柱在一条轴线上,以免加重可能发生的脊髓损伤。
2、离水后急救
登岸后及时倒出患者呼吸道及胃中的水,主要倒水动作有:①患者俯卧,腹部垫高,头下垂,手压患者背部;②抱住患者双腿,将其腹部放到救治者的肩上,快步走动,将积水倒出。
3、心跳呼吸停止的急救
对有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现场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清除口鼻内异物如泥沙、水草等、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注意心跳、呼吸恢复后可能重新停止。在现场抢救同时应组织后送。
4、供氧
近乎溺水(有脉搏)和完全溺水(无脉搏)患者,肺中不一定有水,从肺排水不能耽误给氧。好的游泳者在踩水同时可开始作口对口呼吸,在浅水中也可把患者头及胸放在膝盖上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患者离水后才能行胸外心脏按压,定时清除咽部。即使肺部仅吸入少量水也要尽早给100%氧及行气管内IPPV(间歇正压通气给氧)。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者是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没有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者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果水位太低,则应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在游泳中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气短、或者抽筋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者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