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 > 早教

怎样和孩子相处融洽拥有良好的沟通

时间:2015-12-15T10:22:19 作者:lj

当大家都有小孩之后,对于自己的孩子一直都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这也无形中给了孩子压力,我们一直让孩子成为乖孩子、好孩子,却忘记了孩子应该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快乐才是童年他们最该拥有的。

240456-15120912342596.jpg

什么是好孩子

我自己从来没当过模范生。倒是孩子在班上透过同学投票表决,当了几次的模范生。每回孩子回家后,腼腆地告诉我:「爸爸,我又被选上模范生了。」除了替他感到高兴、给予他肯定之外,我心想透过民主机制由班上小朋友票选的结果,多少也显示了孩子在班上的人缘应该还不错,能获得同学的认同。至于每个孩子认同到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在我心里常浮现一个想法:「什么是模范生?」

我想孩子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时看着眼前的孩子,我不自觉地想着:「他自己真的想当模范生吗?」「模范生对他来说是什么意义?」「模范生对他是否会成为一种负担,被别人冠上更多的期待?」

或许你会不解地抛出疑问:「不就是因为孩子表现良好,才会成为班上的典范,当选为模范生?这不是许多小朋友都求之不得的荣誉吗?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喔!每学年,班上可能就只有一位耶。」关于「模范生」,诱发我思考的是:大人允许孩子犯错的尺度。

为什么模范生就「一定要……」、「应该要……」、「必须要……」?这是我在意的一点。不仅模范生,就连我们期待的「乖」孩子、「好」孩子,我们是否也不知不觉地要求他「一定要……」、「应该要……」、「必须要……」?这些不合理的要求,往往容易让孩子感到喘不过气。

关于「模范生」,催化我思考的是:孩子是否能够自在地做自己。从小,无论家人、老师、同学或邻居的大人,总是把我设定为「好孩子」、「乖孩子」般对待。虽然我也尽可能地维持这种好印象,但说真的,我心里有些排斥。

好孩子、乖孩子,让自己总是有一种感觉,觉得是为了爸妈活、为了老师活、为了同学活、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活,而做出他们期待的表现。真的是慢慢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心里隐藏许多年的那个沈默的声音,才不时呼唤着:「我只想要做我自己,真正的自己,一个偶尔也会说谎、犯错的自己。」我也想无伤大雅地小小使坏一下。我从来没当过模范生,我也不会老是跟孩子强调「你是模范生」。很庆幸,还好,我从来没当过模范生。

snap006.png

面对自我的秘诀指南

秘诀1/移除高规格的眼光
秘诀2/允许孩子有犯错的权利
秘诀3/破除「完美小孩」的魔咒
秘诀4/孩子也有喘息的需要
秘诀5/就事论事给肯定

移除高规格的眼光

模范生有时像走在金马奖颁奖典礼的红毯上,一举手一投足,很容易成为众人的目光焦点。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希望镁光灯聚焦在自己身上,被高规格对待,言行举止被放大检视。孩子又不是明星、公众人物,只是小朋友。高规格的眼光太犀利,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滑手机,强光直射,有碍视力。

无论如何,模范生也还只是个孩子,仍然在不断尝试错误的学习中成长。太高的设定标准,太完美的期待,太过于严苛的对待,对模范生小朋友,实在太沈重。请移除这些高规格的眼光,请将视线调整至合理的对待。

允许孩子有犯错的权利

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不要期待模范生、好孩子不犯错。不犯错?这一点连我们大人也做不到。我们需要适时地聆听孩子心里的呐喊:「请给我一些犯错的权利,请允许我有一些些小坏。」孩子可不可以坏?要看你如何定义这个「坏」。如果孩子的坏是小坏,无伤大雅的小坏,不妨碍别人的小坏,让自己心情好一些些的小坏,你是否可以接受?特别是当孩子被(迫)选为模范生之后。请允许孩子有限度的小坏,不伤害别人的小坏。因为,我们自己也如此期待。

破除完美小孩的魔咒

模范生的光环,对孩子来说反而像个魔咒,让他的行为被压抑,内心无法自由自在地解脱。完美,有时是很可怕的词,让人身心受到束缚,无法挣脱。千万别认为模范生本来就是要完美无瑕。完美无瑕只适合用在广告标语上,孩子毕竟不是商品。对于孩子来说,要真、要诚的完美要求,一开始往往来自于其实并不完美的大人。

当大人的不合理期待一直往模范生的身上套,久而久之,孩子就像被植入病毒程式般,想法也会受影响,开始对自己执行「完美程式」,痛苦的自我要求亦同步产生。别让孩子承受太多束缚,像孙悟空被套上紧箍咒那般痛苦、不自在。一尘不染只会让孩子压力倍增、痛苦不堪,更何况,这是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做大人的,需要扮演扫毒程式,来协助孩子清除完美的魔咒。

孩子也有喘息的需要

喘息,孩子需要喘息,模范生需要喘息。请松开你对于孩子的过度要求,一点点都好。要让孩子喘息,让孩子呼吸,我们必须回过头来思考:「模范生」这玩意,到底有着什么意义?请让模范生就回归到一般的孩子吧!别再强调什么「典范啊!模范生当然是一种崇高的典范啊!具备良好的美德,行为举止值得令人仿效,作为示范啊!」「典范」这想法,对孩子来说太沈重了。

就事论事给肯定

被肯定是好事。能被多数人肯定,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但如果能够就事论事地给予肯定,或许更棒。请别拿一顶「模范生」的帽子套在孩子头上,然后不自觉地理所当然认为他「什么都好」。别把模范生当成十项全能,这是误解,也是迷思,某个程度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虐待。请就事论事、按件计酬吧!给予孩子肯定时,要一件一件地具体说明。被认同、被回馈、被肯定、被奖励,当然是好事,人人都求之不得的,但请勿拿起大帽子,硬生生地套住孩子。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推荐专题
热门资讯
用户评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