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16:54:54 作者:meipan
现在已经是六月底了,但是天气是越来越热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要到了入伏的时候了,今年到底什么时候入伏呢?入伏有什么样的讲究又是怎么来的呢?
7月16日入伏,到8月25号出伏,一共有40天。
一伏(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二伏(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三伏(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三
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导致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是40天。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伏天的特点就是天气高温、多雨、高湿,人体极易产生疲劳,人体抵抗力下降。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其运化功能最易受到伤害,所以,伏天重在除湿、健脾胃。
保护脾胃首先就要减少它的负担,避免过度思虑,饮食要清淡好消化。食欲不好可多食粥,薏米、小豆、粳米、小米等都有祛湿健脾的功效。脾胃最怕寒凉,不要贪食冷饮,避免过用空调,还要注意饮食的新鲜和卫生,否则极易引起腹泻。
湿气重也会伤心,加上汗为心液,应避免过度出汗的运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可吃些绿豆,喝点绿茶。
另外也要注意养肾,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出汗和运动后注意补充水。保证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入伏从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算起。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